忆速配
编者按: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。徐汇区深化党建引领“多格合一”,推进“民情快办”工作,力求将问题解决在一线、化解在萌芽。徐汇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徐汇区委社会工作部推出“快办进行时”系列报道,走进13个街镇,聚焦民情响应的实效与温度,展现基层治理的创新与行动。
在社区治理的精细画卷中,徐汇区斜土街道肇清片区以“民情快办”线上平台为笔,以“多格合一”机制为墨,精准勾勒出民生幸福的温暖轮廓,将一系列困扰居民的“烦心事”高效转化为“幸福答卷”。
修剪“挡光树”
阳光重回居民家
社区交通道路两旁的树木,本是扮靓环境的“绿色精灵”,然而随着岁月流转,枝干愈发高大,繁茂枝叶却成了沿线居民采光的“拦路虎”,居民们纷纷通过“民情快办”线上平台和“亲邻接访日”提出修剪诉求,渴望阳光能重新洒进家中。
现场勘察情况
斜土街道肇清片区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忆速配,依托“民情快办”机制,当场详细记录诉求细节并上传平台流转,第一时间与街道绿化部门取得联系。次日,专业技术人员便抵达现场勘查。他们结合树木品种、生长规律和道路绿化规范,制定了“精准修剪、保留绿意”的科学方案——仅修剪遮挡采光的过密枝干,避免过度修剪对树木生长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。
修剪前后对比
修剪当天,工作人员携带专业工具,有条不紊地开展作业。经过精心修剪,树木既保持了美观形态,又不再遮挡阳光。居民们望着亮堂的房间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:“‘民情快办’的效率太高了,这下家里一下子亮堂了起来!”
更换阻尼器
深夜再无“扰民声”
家住斜土街道医学院路21号的居民,曾长期遭受深夜“巨响”的困扰。该楼栋单元门的阻尼器因长期使用老化损坏,失去缓冲作用,每次关门都会发出刺耳的撞击声。白天,这声音被淹没在喧嚣中,但到了寂静的深夜,便格外刺耳,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休息。
民情快办工作站
居民在“亲邻接访日”反馈后,片区工作人员立即通过“民情快办”平台联动小区物业,着重强调“噪音问题虽小,却直接影响居民休息”这一困扰居民的“烦心事”。小区物业在“多格合一”协同体系下迅速响应,当天便安排维修师傅携带适配的新阻尼器上门。维修师傅仔细检查门体结构,熟练地拆下旧阻尼器、安装新配件,并反复调试确认关门时的缓冲效果。
如今,关门速度放缓,撞击声变成了轻微的“咔嗒”声。困扰多日的噪音消失,周边居民终于能睡个安稳觉。居民们对此十分满意:“之前总担心夜里被吵醒,现在能一觉到天亮,自从有了‘民情快办’,我们的困扰都能被办得快、办得好,办得很贴心!”
枝叶间的阳光重现,深夜里的安宁回归……斜土街道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社区治理的温度与精度。治理精度决定响应速度,服务温度保障民生厚度,街道通过“亲邻接访日”精准对接居民需求,借助“民情快办”平台迅速流转,“多格合一”机制实现强效联动,切实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与满意度。在这里,更多诉求在网格内得到快速响应和有效解决,一幅民生幸福的崭新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记者:解景昇
制图:黄珈玥
编辑:耿洁玉
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
N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